南陽高速泵,河南高速電機,河南精密葉輪,河南石油鑽頭
高級搜索:
行業動态

南陽新威機電有限公司邀你一起回顧2017年世界科技發展!

作者:新威小編 李文鋒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18-01-03 13:19:16 浏覽次數:

南陽新威機電有限公司邀你一起回顧2017年世界科技發展!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政策


美國:多項政策引發不滿 人才措施招緻批評

2017年,特朗普一上任即簽署移民禁令,遭到各大科技公司反對;9月宣布廢除奧巴馬執政期間推出的“追夢人計劃”(DACA),同樣令多家科技公司不滿。科技公司認為,這些政策會極大削弱美國吸引世界科技人才的能力,造成赴美科技人才大量流失。


相比于移民政策,特朗普政府的氣候政策引發的不滿更廣泛、強烈。特朗普6月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稱該協定損害了美國經濟,讓美國處于不利地位;10月,宣布取消“清潔電力計劃”,解綁對發電行業的碳排放限制。美國的缺位讓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努力大打折扣。


此外,特朗普政府5月公布的2018财年預算案中,大幅削減教育、環境、科研、醫療保健方面的投入,同樣遭到科學界批評。雖然該預算案中經費削減幅度在國會審議過程中被一定程度降低,但不可否認的是,本屆政府對科研的支持力度不比從前。


俄羅斯:轉變政府管理職能 支持出口替代項目

為實施普京總統2016年底批準的《俄羅斯聯邦科學技術發展戰略》,俄加快進行科研機構體制改革。改革主要集中在生物技術、農工綜合體研究、醫藥和跨學科研究等領域,整合後的科研機構遍及全國各地,但研究中心的主體仍将分布在中央聯邦區。


2017年,俄繼續支持進口替代項目,目前共制定22個進口替代計劃,确定1423個技術方向,實施1658個投資項目,對俄企在民用工業的重點領域所實施的研發活動提供經費補貼。2017年俄聯邦預算中共安排31億盧布用于實施該類補貼。


目前俄對科技領域的投入較少,2016年俄R&D投入占GDP比重僅為1.2%,排在全球第35位。為改變這一現狀,俄計劃未來在遠東、東西伯利亞地區建設超前發展區和享有特殊優惠政策的高技術園區。


德國:強化數字經濟戰略 力促關鍵技術創新

數字經濟是全球經濟增長日益重要的驅動力。2017年德國利用擔任G20輪值主席國機會,先後召開首屆G20數字部長會議、德國“數字峰會”,以及發布“數字戰略”,積極推動高速互聯網的普及,在更廣泛的領域更全面地推廣數字經濟。2017年4月德國政府發布了“數字平台”白皮書,為德國經濟和社會的數字化轉型創造有序的法律環境。德國還将繼續實施2016年啟動的“數字港計劃”,推動12個以化工産業為重心的地區轉到醫療産業和人工智能産業上。


2017年德國繼續加大在關鍵戰略領域創新力度,加強研究與産業合作,積極支持“工業4.0”,在已有11個卓越工業4.0中心的基礎上,計劃再推出13個全新的卓越工業4.0中心。在政策層面更多地關注以微電子、人工智能、生物技術和量子技術等面向未來的技術為重點的創新政策,聯邦經濟技術部在微電子領域投入10億歐元參與IPCEI計劃;實施“生物經濟”國家政策戰略;參與歐盟“量子技術”計劃,以及量子技術從基礎到應用的國家倡議(QUTEGA);在數字化領域重點關注服務機器人、智能服務、智能住宅、區塊鍊等技術。


日本:政府加大預算投入科改設定“目标領域”

為執行2016年通過的《第5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2016年度—2020年度)》,安倍首相在2017年4月的日本綜合科學技術改革會議上宣布,決定在2020年度實現将政府研究開發投資增至GDP1%的目标(約6萬億日元)。


本次綜合科技改革會議還設定了“目标領域”。安倍提出“目标領域是指可有效引導民間投資并有效提高财政效率的項目”。四個技術目标領域分别為:信息空間基礎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物理空間基礎技術(傳感器、驅動器、處理設備、機器人、光/量子)、創新型建設/基礎設置維護管理技術和創新型防災/減災技術。  


英國:增加創新基金投入 着眼未來技術挑戰

英國政府在2017秋季預算報告中指出,未來的“全球化英國”應成為企業和創新的中心。它計劃将2016年設立的為期5年的國家生産力投資基金運作期限再延長一年,并将原計劃額外提供的230億英鎊增加為310億英鎊,将目前的研發投入額外增加23億英鎊。


英國還計劃投資5億多英鎊,支持人工智能、5G和光纖寬帶等領域的發展。英政府認為,自動駕駛汽車将是未來革命性标志,将優先支持電動汽車。為此将設立一項總額為4億英鎊的充電基礎設施基金,另将設立總額為1億英鎊的充電車補助金,以及4000萬英鎊的充電技術研發費用。此外,還将通過對柴油車征稅等措施,為清潔空氣基金籌集2.2億英鎊,用以支持地方當局實施地方性空氣質量計劃。


2017年11月27日,英國政府公布了題為《産業戰略:建設适應未來的英國》産業戰略白皮書,列出了影響未來的四大挑戰:即人工智能、綠色增長、老齡化社會和移動運輸技術等。白皮書還列出了英國政府的一系列産業發展支持政策,包括到2027年将研發總投入占GDP的比例提升至2.4%、将研發稅收抵扣率提高到12%以及設立産業發展促進基金等。白皮書稱,建築、生命科學、汽車和人工智能等行業将首先受益于這一戰略。


法國:政府重視科技引擎 頻頒新政支持創業

2017年,法國政壇發生巨變,馬克龍以非左非右的中間派政治主張當選法國總統。年輕的法國新領導人也将科技視為國家振興的重要發動機,為支持初創企業在法國發展,馬克龍頻繁頒布新政:一是重申對法國稅收制度進行改革的決心,為創業者減負;二是宣布啟動新的“科技簽證”,為創業者、初創企業雇員和投資人3類外國科創人才進入法國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的行政手續;三是與德國和意大利協作,推動設立100億歐元的歐洲創業投資基金,為創新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烏克蘭:成立戰略領導機構 建立國家研究基金

受國家局勢不穩影響,烏克蘭科技近年來在艱難中前行。為提振這一局面,2017年8月,烏克蘭成立了由總理領導的全國科學和技術發展委員會,作為烏克蘭科學發展戰略的最高領導機構。


在此基礎上,烏克蘭還拟在2018年建立一個國家研究基金,緻力于促進大學和學術部門、學術界和工業界之間的合作,為基礎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提供支持,并資助烏克蘭本土學者前往國外研習,支持召開重要國際科技創新會議等。在内外交困的形勢下,這些舉措是否能夠幫助烏克蘭科技重振雄風,或仍有待觀察。


以色列:大力扶持創新企業 積極引進科技人才

創新局還設立新項目,扶持Check Point、Mobileye、Wix等大型科技企業研發新技術,保持其競争優勢,推動以色列經濟增長。此外,以色列财政部與證券管理局将設立四項新投資基金,每項總金額不低于4億謝克爾(約1.12億美元),以增加科技領域的投資份額。


以色列創新局決定允許其資助的以色列企業向國外企業機構等進行專利授權。新的政策下,公司不必立即返還所有受助資金,可以選擇在簽署對外授權協議并收到相關款項後再對創新局進行償還。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程序員和互聯網專家嚴重短缺問題,以色列批準聘請500名外國高科技人員來以工作,并提議在未來6年将高科技學術研究的學生人數增加40%;此外,以色列創新局公布12家“Tnufa”創業項目的支持機構名單,這些機構能為外來者提供在以色列創業的機會,并有望獲得最長達5年的專家簽證。

    

韓國:改革科研管理機制 确定科技核心方向

韓國2017年在科技管理機制和管理體系上下了很大功夫。文在寅政府成立後,韓國将“未來創造科學部”更名為“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并創設了國家科學技術咨詢會議,直接隸屬總統并由總統擔任委員長。該會議承擔總統科技咨詢職能,同時也作為跨部門的科技議題高級協調機制發揮作用。此外,新政府還重新組建了副部級的科學技術創新本部,作為韓國科技創新領域的總指揮部。


韓國政府科技管理部門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一直在得到強化。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在獲得科技研發投入的建議權、調整權和審議權之後,在新政府時期可望獲得更加直接的分配權。


新政府的“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尚未完成,但是核心方向已經确定為第四次産業革命戰略。今後5年韓國科技和産業發展将圍繞這一核心展開。韓國已經公布的“旨在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國家技術資格改革方案”,确定在機器人、3D打印機等17個第四次工業革命核心領域新增國家技術資格證書制度,以及新設環境危害管理、防災等技術資格,促進新興技術發展。

    

巴西:推進國家科研戰略 促進技術創新合作

2017年,在宏觀科技領域,巴西政府強調科技與創新作為國家發展核心的重要性,繼續推進“國家科技創新戰略”,整合聯邦、州、市各部門力量,進一步加強國家科技創新體制改革,推動法律框架的完善,強化研發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科技創新調節社會和區域間不平衡,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巴西政府把航空航天、能源、核能、生物技術、數字經濟等領域作為國家科技優先發展領域。巴西科研項目信貸局支持巴西本國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間的技術創新合作,通過“綠黃基金”“初創企業投資借貸基金”等,為科技創新和技術轉移提供金融支持。

基礎研究

    

美國:引力波探測入佳境 中微子研究意義大

2017年,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科學家團隊先後四次宣布探測到新引力波,尤其是對GW170817事件的探測,讓人類首次見識到源自雙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全球數十家天文台通過電磁信号觀測到這次并合事件,共享科研成果。美國科學家在引力波天文學研究中發揮着最重要的作用,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位美國科學家也是實至名歸。


相比引力波天文學的進展,美國科學家在其他基礎研究領域的成果或許聲勢不大,卻也意義不凡。如中微子研究方面,科學家不僅首次捕捉到中微子與原子核間相幹性散射,還首次測量了地球吸收高能中微子的情況;而其他如“時間晶體”的研制,為物理學研究打開了新的大門;具有負質量的超流體的開發,則為探秘中子星、黑洞等宇宙現象提供了全新的實驗工具。


以色列:重元素形成預測獲證實 仿生扇貝有望造望遠鏡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茨維·皮蘭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28年前在《自然》上發文推測,兩顆中子星相撞不僅在時空結構中産生引力波,而且能産生伽馬射線爆發,由此形成黃金、钚和鈾等富中子重元素。國際科學家研究組2017年10月中旬表示,他們在8月份首次目睹了兩顆超密度中子星相撞,并證實了皮蘭教授他們的預測。


以色列和瑞典的科研人員表示,扇貝擁有200隻眼睛,它們與采用鏡片聚光的望遠鏡類似。顯微鏡圖片顯示扇貝微小的眼睛在扇貝的外殼上呈線性排列,眼睛後部具有凹透鏡而非多數生物的凸透鏡,研究結果有望為制造“仿生光學成像設備和傳感程序”奠定基礎。

    

俄羅斯:基礎物理預算雖少 合作研究進步不小

2017年,俄基礎研究經費繼續縮減,相比2016年,基礎研究領域獲得的聯邦預算撥款減少了50億盧布。在這種不利局面下,俄歐科學家在基礎研究方面廣泛開展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俄科學院科學家成功将重氫(氘)壓縮至一億個大氣壓,刷新了此前由俄科學家保持的物質壓縮紀錄。該實驗可用于超硬材料研究,有助于研發宇宙飛船保護殼所需的超硬材料。

此外,俄羅斯與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物理學家借助超強功率激光器和類似噴氣發動機的特殊裝置,在合成出超重元素瞬間透視原子核,首次接觸到超重核的物理屬性。


俄科學院新西伯利亞分院核物理研究所為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完成新型加速器的研發,新加速器使用高能質子束來實現高能量,有望大大減小用于“新物理學”探索目的的對撞機尺寸,并将基本粒子的對撞能量提高一倍,未來該研究所還計劃研發新型諧振器及磁系統。

俄庫爾恰托夫國家研究中心積極參與世界最大功率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XFEL)項目建設,該激光器總長度3.4公裡,其發射的激光強度可達同步加速器激光的10億倍,每秒可發射27000個脈沖。該項目将在材料學、納米技術、化學、生物以及原子水平病毒研究領域向科學家們提供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德國:微觀研究驗證難題 量子門開發突破大

2017年,德國在微觀研究和高能物理領域各有突破。

德累斯頓技術大學與國際研究小組合作,在一種晶體新材料中借助熱電測量技術成功測得重力—量子異常,首次觀測到模拟重力場下真實晶體存在的量子異常現象,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法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難題。


柏林自由大學化學家馬力絲維斯基首次合成并證實,在一種椎體形碳分子内存在一個能與6個原子結合的碳原子,打破了一個碳原子最多隻能與4個原子通過電子對結合的傳統認識。


德國康斯坦茨大學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馬裡蘭大學的物理學家合作,開發出了一種基于矽兩個量子位系統的穩定的量子門。量子門作為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元素,能夠執行量子計算機所有必要的基本操作。這項研究成果被《科學》雜志稱為通向量子計算機的一個裡程碑。


位于德國漢堡附近的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XFEL)2017年9月進行第一次實驗。這套裝置全長3.4公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X射線激光設施,該裝置的成功研發開辟了全新的研究領域。

    


韓國:創新政策成效顯著 首次發現類地行星

基礎研究領域的一系列創造性政策成效顯著,既紮根大地,又展望星空:重離子加速器即将竣工,且首次發現了類地系外行星。

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的組織結構颠覆了原來各科研院所條塊分割的科研體系,選任重點科研機構的核心人員為科研領頭人,在全國範圍内整合和協調産、學、研資源,成立“研究團”開展共同研究,目前已經成立30餘個研究團,且數量還在擴大。這一機制在實際運作中取得了顯著效果。


在理論物理領域,将于2021年竣工的重離子加速器“RAON”核心裝置QWR的性能試驗獲得成功,基礎科學研究院重離子加速器建設構築事業團,對該模塊進行了試驗并經專家驗證結果合格。


在宇宙探索方面,韓國研究小組首次發現了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該行星質量相當于地球的1.43倍,距離地球1.3萬光年,但星系中恒星的溫度低于太陽。


此外,韓國“KSTAR”裝置在1億攝氏度溫度線以上成功維持等離子狀态逾70秒,刷新了世界紀錄。


烏克蘭:闡明介質蒸發機理 制成最大鎢钼單晶

烏克蘭國家科學院表面化學研究所2017年11月使用量子化學方法和氣體動力理論,闡明了低分子化合物從液體介質蒸發為氣體介質的理論基礎。這一理論方法可以預測不同液體的狀态,對基礎科學研究和諸多實際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如計算内燃機的最佳方案,用于醫藥學研究和色譜研究等。

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巴頓所2017年5月發布消息稱,其研究人員研發的金屬異形單晶培養技術,培養出了世界上最大尺寸的鎢钼單晶樣品。該技術可生産大尺寸單晶軋件和零件,用于宇宙飛船電源裝置中,或作為重型激光器鏡面等。


日本:稀土合成獲得突破 宇宙研究揭開謎團

日本在元素合成、原始氣體探測以及原子内部觀測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向揭開稀土元素起源之謎、宇宙誕生之謎以及原子結合之謎邁出了一大步。


在稀土元素合成方面,日本理化學研究所2017年2月利用重離子加速器成功測定了質量數A=144至174的94種豐中子核壽命,該研究成果大幅度完善了稀土類元素合成的不确定性問題,朝揭開重元素合成起源之謎邁出了一大步。之後,該研究所的科學家再接再厲,成功合成了原子序數116号的(钅立)同位素292Lv和293Lv,該研究是利用熱聚變反應探索原子序數119号之後新元素研究的第一步。

在宇宙研究方面,日本大阪産業大學等機構成功觀測到115億年前宇宙大範圍中性氫氣體分布。

在微觀研究領域的研究也不遑多讓,日本東京大學首次觀測到金原子内部分布的電場,研究成果對于觀察原子内部精密結構極為重要,使直接觀察原子之間如何結合成為可能。

關鍵字:創新 
草莓榴莲.combo2.0深夜释放自己污视频在线观看